道德重整亞太區團隊聚會

許壽峰 撰稿

      近十年來,亞太地區的道德重整工作出現重大變化,新團隊在柬普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興起,不少年輕人認同道德重整並且有積極作為。但是亞太地區各國團隊很少有機會就合作可能及共同願景等區域性議題進行充分討論。今年,國際生命行動團隊四、五月份在柬普寨會合,透過他們協助行政事務安排,終於促成了這次來自15 國42位亞太地區各國道德重整團隊代表4月18-21日齊聚柬普寨的盛會。

     參加會議之前,我對於這次聚會議過程及結果都不確定,以往的經驗告訴我,這類聚會應該會讓人在「身、心、靈各方面都舒展開來」,但是也要求全然投入、放下既有的觀念及主張,開放地接納一群人共同尋求內心聲音指引的過程及結果。所以,我的心情可說是既期待又緊張。

     這次會議的目標,就是找出「簡單的下一步行動」。四天的聚會中,至少有三個時段運用「開放空間」的議事形式來進行討論,結果是任何人在最初都無法預期的,但卻要求與會者在這段期間內完全忠於自己,依據自己內在直覺、信念及承諾去選擇自己想投入的議程及扮演的角色,並且對於過程及結果完全負責。

     會議的重要決議之一,是成立亞太區工作協調團隊(Asia Pacific Regional Coordination Team),在信任及同工的基礎上為亞太區道德重整網絡提供僕人式領導,協調各種需求及機會;作為各國團隊及國際專案活動的資訊參考點,根據各國團隊彙報的資料,每年提供三次亞太區道德重整網絡現況報告;作為道德重整國際協會/國際議會的資訊參考點。

     其他討論主要涉及國際專案活動及工作、團隊與組織發展。一如其他國際道德重整聚會,也有小組靜默分享及生活分享時間,提供情感及心靈交流滋潤。

     在會議之外,我也有機會拜會當地道德重整長輩Son Subert以及他經營的孤兒院兼農場,這讓我親身體會到,這個正試圖出過去創傷、慢慢起步的國家所面臨教育資源匱乏的重大挑戰(由於軟硬體缺乏,柬普寨中小學生一般都只上半天課),以及這些朋友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我也和帶著我參訪的青年朋友Sophat討論暑期帶台灣青年志工到此從事短期服務的可能性,如果能夠實現,相信這會是雙方都有豐富收穫的海外服務交流體驗。

     返國前一晚,與來自越南及菲律賓的年輕團隊伙伴在金邊的道德重整中心對於「跨世代溝通」的經驗交流,也讓我感受到維繫一個開放、尊重、跨世代合作的道德重整國際網路其實非常不易。因此,如何一方面堅持共同的原則及紀律(聆聽內心的聲音),透過有效方法整合運用資源、創造加成效果,使個人及團隊的潛能及工作效能更上層樓,應該是值得努力及期待的下一步。在個人層面,我也體認到必須更回到道德重整生活的基本面,落實靜默分享的生活方式,並且持續促成台灣道德重整工作的跨團隊聚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