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Changers 改變者通訊-第十四期出刊囉~~

改變從開始 影響力也會從開始
                                                 傅斌暉

(作者為台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台灣師大藝術教育博士,教育部美術學科中心種子教師,師大道德重整合唱團第26屆團長)

pch14 1

   身為第一線教師,面對教育大環境的變遷,難免會有無能為力的感覺,覺得這些大事情,不是一個小小的老師所能改變的,「我如果能把自己的課教好、把自己的學生顧好,應該就已經算盡到本分了吧?」但或許是大學時代道整精神的影響,我內心一直無法放下「改變從我開始」這件事,每次遭遇各種教育困境,我都會納悶:「自己真的不能做點什麼嗎?」最近,我決定用實驗的態度,一點一滴地去嘗試改變的可能性,我慢慢發現,自己能發揮的影響力並非真的微不足道!

  以藝術教育為例,我一直對於「學校機關許多活動不編列設計經費,而要求美術教師(或學生)義務執行相關設計工作」一事感到不解,類似情形不只在學校,許多公家機關都一樣,都認為藝術設計不值得投資,只要能便宜行事方便解決就好,有些美術老師會遇到態度良好的請求,但更多師生是被長官提出的「美術設計又要精美又要省錢」的矛盾要求所困擾,若台灣真想提升文創實力,那公家單位對藝術設計的思維實在有待改變!我認為師生的專業能力與產出應該被尊重且合理運用,也希望整個社會對待藝術與設計工作者的正確觀念,能從學校教育階段就打下基礎。

LC 14

  很碰巧,去年九月透過教育部美術學科中心,我得知立法院陳碧涵前委員正提案修正《藝術教育法》,希望營造更健全的藝文教育環境,因此便把握機會,經由學科中心將上述意見反映給立法院,我也主動藉由FB(臉書)聯繫上陳委員表達想法,很感謝陳委員聽見基層的聲音,將我們的擔憂,以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化為更具體的保障條文,明定:「學校應宣導並落實尊重藝術教育活動作品之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或其他智慧財產權」,當然法律只是開端,仍有待大家攜手推動與落實,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體認到:許多我們關注的問題並非真的無能為力,只要以正面的態度思考各種機會和方法,還是有得到回應的可能。

  「改變從我開始」,只要願意思考嘗試,每個人都有機會用更好的管道及方法,來共同努力解決我們關心的問題,發揮屬於每個人各自不同的影響力,台灣需要更多人放下對立,為冷門卻重要的工作一起努力!

                                                                                 

逆風也要飛翔 辛苦也要堅強

協會秘書處整理

pch14 2  去年,台南市社會局委託本會辦理「逆風飛翔」青年生涯發展專案,從財富累積、教育培力和生活關懷三方面著手,使經濟弱勢家庭的青少年有能力面對低社會經濟背景所造成的生活困境和未來就業的挑戰,以免落入貧窮循環的魔咒;共有21位16-20歲家庭經濟弱勢的青少年完成生命講座、領取4000元相對儲蓄提撥款和最多7200的工讀金、並參與兩次的旅遊活動。

  辦理成效除了獲得社會局肯定之外,報名參加的學生跟家長也十分滿意;學員小木的媽媽說:「孩子參加104年逆風飛翔活動,生活態度有很大的改變,會和來家裡拜訪的客人問好及互動;以前根本就不打招呼,還將客人趕走。暑假的打工實習,剛開始需要我陪同,後來小木自己學會搭公車自己上班。看到他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孩子終於長大。」

  今年「逆風飛翔」專案再度委託本會辦理,報名參加的學生共有23名,預計完成:30小時的生命2.0講座(包含就業、理財、生涯發展、心靈講座及社區參訪…等課程)、2梯次「追夢體驗探索營隊」活動、最多120小時的企業實習、每月1000元的發展帳戶提撥金、家庭及個人關懷服務。課程已於四月啟動,至今已進行了一次生命2.0講座及追夢體驗探索營;同時,專責社工也已經對學生家庭進行訪視,進一步了解家戶背景及親子互動狀況。

  五月二十八、二十九日進行兩天一夜的「追夢體驗探索營」,活動第一天安排了「探索教育訓練」,讓這群青少年在探索教育的平面活動中學習團結合作、練習溝通、解決問題,在高空訓練中鍛鍊勇氣和相信夥伴;從事戶外體驗教育的吳教練幽默風趣的分享其選擇科系、結合興趣發展職涯的生命歷程。問答時,他回應學生自己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夢想工作,他說:「要慢慢發掘自己的興趣,然後朝這方向去努力,不厭其煩地詢問相關領域的高手,藉此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走下去。」

14 4  「誰來晚餐」活動邀請台南市十多位各行各業的朋友招待學生體驗美食、交流人生經驗,讓學生在飽餐一頓之餘也使心靈充實飽滿;接受陌生人的招待,一起用餐、對談,對學生而言這是一次新奇有趣的經驗。第二天,學生兵分三路,決定在喜樹、老府城區安排自己的探索之旅。團隊夥伴透過充分表達、相互協商、探索訊息決定行的方向,再按圖索驥一探究竟。傍晚的分組報告,生動有趣,完成夢想的團體小旅行,增加了不少生活經驗和知識,還互相交流帶回來的小點心。最後,汗流浹背的學員心得分享為兩天收穫滿滿的學習畫上完美的句點。

  隨著學期結束,暑期企業實習的實戰體驗,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關心。如果您願意請支持協會發展青少年品格及生涯教育訓練及弱勢家庭青少年子女關懷及培力方案。

 更多內容請下載:Life Changers 改變者通訊-第十四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