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甘甜-民主的優雅與尊貴
文/黃耀寬(大觀元有限公司專案經理)
三月四日,道德重整協會的國際生命行動(AfL)團隊抵達高雄,拜訪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吳英明校長,在分享互動中吳校長提到曾在美國求學生涯嘗到自由的滋味,深刻感受到民主社會中人的尊貴與優雅,因而回到台灣從事人權耕耘與公民教育至今。
六年級前段班,大約都還曾在農地田埂上幫助祖父輩耕耘種作,大多都是在清晨陽光初放時刻吸著鮮美空氣,快樂匍匐在牛背上,直到揮汗如雨的時刻,才會午休。每天踩踏晨曦與月光,恰如紀錄片《無米樂》中的昆濱伯在田中日日禪坐修為,等到稻浪清香撲鼻的時刻,用手輕揉稻粒,才能嚐到甘甜的金黃穀香。
那種等待青苗在田中抽出翠芽,是在太陽每日推移的緩慢步調中漸次完成,真正的農夫可以在酷暑的樹蔭下或水圳邊靜默,聆賞夏蟬大音稀聲的等待訓示。然而現今背負生活家計與追求個人成就的青壯世代,往往焦躁地迫不及待而追求速成,當累積財富而棄置品牌誠信,用破壞人的價值賺取金錢與成功,透過惡質手段尋租獲利,自然成為下一代有樣學樣的錯誤身教。因此,巧取豪奪的政壇秘辛仍是青年公共參與的負面教材,金融玩具的競逐尋租仍舊是財富蒸發的罪魁禍首;耕耘一方青翠草場的優雅農夫,願意等待與記得甘甜的幸福滋味一但切割遺忘,全球的金融海嘯與世紀災難就會擁有穿透國際疆界,毀壞一切建築在速成與惡質、貪婪與欲望的能量。
在全球產業變動快速,一個人的職涯可能會在不同的平台上經歷數個工作,當職涯型態從一個固定鐵飯碗轉變為多種便當盒,個人的品牌與信用就會變得更為重要,愛惜羽毛與聆聽良知,對公眾的利益更具敏感度,似乎取代黑心與山寨模式的降低成本,成為最為珍貴的企業永續與品牌經營策略。我們無法奢望金斧頭與銀斧頭的故事在自己的生命中上演,但是可以選擇誠實以及承諾作為一個優雅的農夫,約束自己內心的躁動,自然可以不被無盡的慾望燒炙焚滅最珍貴的靈魂,以及作為一個人的價值。
吳英明校長常提及「責任美感」與「精確法治」是民主公民社會中最重要的兩根棟樑,筆者想進一步說明的是,法令的規範明令禁止收賄,但卻有很多私下的空間考驗著人性與智慧,如果每一位公部門與民間企業都確信賄賂會是經濟發展的致命傷,整個社會都散發著拒絕賄賂的優雅氣質,都處處展現「對操守價值的信守」的「責任美感」,賣官鬻爵自然會被杜絕,台灣屆時才能夠成為富足的公民社會。國際青年對談的主流價值永遠不會是炒股賺到多少錢,或是多年輕的時候錢賺到第一個壹仟萬財富,更不會是如何佔奪公共利益與社會資源,筆者並不排斥財富,而是希望更為強調在慾望獲得滿足的時刻,會是甘甜的幸福滋味而非是輾轉難眠的不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