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者通訊

親愛的朋友您好:
  道德重整協會的通訊(雙月刊)改版再出發,且擁有一個嶄新的名字—Life Changers。新的通訊內容將分為當期我們最關心的「封面主題」、在台灣關於協會大小事的「國內消息」、全世界道德重整朋友和團體最新動態的「國際消息」、激勵人心的真人真事「改變的故事」、和登載各種重要訊息的「協會快訊」,請各位舊雨新知在每個奇數月份密切鎖定月訊的出刊,並不吝給予我們建議指教!

Life Changers 改變者通訊-第二十期出刊囉~~

防疫必需的心靈疫苗

許壽峰(協會監事,專業口筆譯者)

 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而2020年無疑是動盪詭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年初從中國爆發,旋即擴散至歐洲及全球,這股陰霾瀰漫至年底仍揮之不去。二月下旬歐洲第一波疫情衝擊義大利,導致全國封限措施。我們一家旅居的貝加莫 (BERGAMO)位於倫巴第重災區,有段時間感染病例、死亡人數更是日日攀升,令人心驚。
 疫情詭譎、後勢難料,究竟該走該留?當時在貝加莫參加蒙特梭利師資培訓課程的同學各有不同顧慮考量,相同之處是人心惶惶。於是不到一週內,大多數人猶如野火即將焚身的叢林鳥獸般驚奔逃竄,留下一屋子家當顧不得收拾。
 面對非常情況,我們一家三口靜心思索之後,覺得此時不論逃到哪兒都不會完全沒有感染風險,重要的是生活基本所需無虞、全家安全在一起,並且知道如何就地自保。2003年台灣對抗SARS疫情的寶貴經驗,也提供了類似疫情下社會民生景況的參考圖像。如此看來,一動不如一靜。

 此外,當初全家出國求學已是一項艱難決定,此時離開,再要回來就更難。再加上課程主任MRS. GRAZZINI面對動盪未知仍是沉穩從容,既堅持原則也勇於變通,努力要讓本屆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更要讓今年屆滿六十年的宇宙教育課程延續不墜。於是,雖然身在疫情重災區,我們心中漸漸有了「以不變應萬變」的篤定踏實。封城第三週起,老師也與時俱進,開始透過網路線上授課,等到我們四名留下來的學生再回到教室上課,已經是五月份的事了。
 新冠疫情也讓我體會到,二十一世紀地球村雖然全球科技互聯、人流物流暢通,其實是眾多平行世界,人人各自隔離於不同的現實經驗中:不得出門但身體無恙的義大利民眾,頂多是個人自由受限、生活不便,還有成天待在家悶得發慌、不知如何自處的深層恐懼,如果家中有幼童或年齡兒童青少年就更顯得淒慘,在臉書上哀號討拍也更理直氣壯;自己或至親好友感染、或是站在防疫前線的醫療人員,卻是有如置身烽火戰場與死神搏鬥的驚險緊張,以及因疫情隔離未能與染疫過世親友見最後一面的遺憾哀痛。
 平行世界之間的這類隔閡,其實不在於科技落差或實質障礙,而在於人是否能不是只顧著自己,更有願意及能力去體諒及關心不同處境下的他人。三月十九日晚上,一陣長聲喇叭嘎然響起,劃破夜的死寂,我們和城內大多民眾一樣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何事,隔日才從社群媒體得知,原來是一列軍用卡車鳴號出發,載送著七十多具罹難者遺體到外省火化。原來不只醫療體系有超載崩潰之虞,連喪葬業者也早已不堪負荷。消息流傳開來,貝加莫城一時成為世人傾注同情關注的焦點,來自台灣鄉親及各國友人一波又一波的慰問關懷,讓我們深刻感受現代資通科技確實有助於超越時空阻隔、促成心連心的交流聯繫。 

 封城八十二日的生活看似清苦,其實是回歸簡樸日常。少了早出晚歸的忙碌作息,人在家中更有機會關照自己內境及身外世情,偶有「人閒桂花落」的靜好。某個夜晚,古城乍響起連串鐘聲,靜夜裡迴盪不已。這是自十二世紀以來延續不墜的一項傳統,每晚十點整市民鐘樓就會鳴鐘一百擊,提醒還在外遊蕩的居民趕緊回家,鐘聲止時、城門即閉。上次聽到,是在古城主教堂聆聽安魂曲音樂會,演出當然因此中斷,鐘鳴就在一石之遙,聲聲震撼身心,猶如醍醐灌頂。
 那一夜的宵禁鐘聲聽來格外悠遠、飄渺、淡然、篤定。其實鐘聲夜夜準時十時響起,為何獨獨此夜特別引人注意?仔細思索,我想還是因為平日忙進忙出無暇關注,等到為疫情所逼,不得不放慢腳步,活在當下、回歸初心,才留意到日常中的微物細行。
 鎖國封城的慘痛經驗令人警醒深思,義大利社會大眾也逐漸領悟: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等非常措施,帶來的改變或造成的日常生活不便,其實都是守護社會安全健康的一個環節。防疫大事,人人有責,缺一不可。社交距離成為公衛安全的新共識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實體距離是拉遠了,心理距離卻靠近了:一起承受、一起熬過封城歲月,我們與當地居民之間也多了幾分親切感,感覺身心安頓了,他鄉就是故鄉。

 新冠疫情既複雜又不確定,也意味著沒有回歸日常的捷徑。邁向新常態的作法勢必得遵循公共健康原則,兼顧經濟面以及社會面要素。四月時,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提醒世人,疫情過後追求復甦之時,我們更應思考如何修復全球公平正義。他提到「風險在於,我們可能接著蒙受更糟糕的病毒衝擊,那就是自私冷漠的病毒。這種病毒憑藉『生命於我更有利更好、我好一切就好』的想法傳播。」
 這種自私冷漠的病毒起於人,解毒疫苗也在於人。回想二次大戰之後,世人飽受戰火蹂躪,渴求和平。當時卜克曼博士發起道德重整運動此一「聆聽內在良知、改變從我開始」的人性改革社會工程;蒙特梭利博士則提倡旨在協助六到十二歲兒童安身立命的宇宙教育。二人的方法要旨及工作場域或許不同,卻都強調「人對了、世界就會對」這個道理。
 鑑往知來,面對詭變疫情,不管疫苗何時問世、後疫時期何時來臨,實踐個人及社會生活新常態無需等待,就是現在。人人都可以聆聽內在良知、改變從我開始,用「成為對的人、成就對的事」作為基本配方,調製一劑有效持久的心靈疫苗。


.....>>>更多內容請下載:Life Changers 改變者通訊-第二十一期

Life Changers 改變者通訊-第二十期出刊囉~~

實驗啟示錄 紀錄一所絕地逢生的學校發展故事

臺北市芳和實中校長 黃琬茹

 若探究每一所曾翻轉過命運的學校,一定能歸結出「改變」的黃金圈(Why、How、What);當學校身處劣勢與威脅並立之境,如何盱衡趨勢、凝聚共識、整合團隊、爭取資源,進而擘劃藍海,創造出「絕地逢生」的實證,其實最受激勵與感動的便是團隊的每一份子,因為學校的轉型也同時是師生「自我實現」的場域及歷程,不斷自我挑戰、更新的精神也正如「實驗」之名,成為芳和人共同的DNA。
 我極感榮幸能參與到這場教育的「希望工程」,因為能遇到一群有想法、肯行動、不怕苦的夥伴,除了「自己的學校自己救」的革命情感外,更因著長年陪伴許多弱勢、無助亦無動力的孩子們,芳和的老師們更能體會到:緊密且具信任基礎的師生關係是所有學習的起點,「自我探索」遠較升學考試優先,對於「教育本質」的探尋與實踐,芳和的老師們總是務實且願意跨出舒適圈,為著更好的實驗假設而努力、堅持著,所以能在「實驗教育三法」的推波助瀾下,挾著政策鼓勵的契機,闖出一條創新實驗之路。

 芳和實中以「探索式學習學校」(Expeditionary Learning School,簡稱ELS)為典範及核心教育理念,期以建構學生與真實世界連結所需之知識與能力,更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核心素養理念;這樣的發起源自芳和近十七年來持續以「探索體驗活動」做為生命教育、學生輔導與班級經營的根基,並積極申請各項戶外教育推廣與補助計畫,以「活動課程化」之理念,系統性規劃各項戶外教育活動,包含單車、山野、藍色水路及各項社區走讀課程等;在長期經營戶外教育的基礎上,「課室外的學習」早已是全校共識下的優質學習模式,與課室內的學習相輔相成。
 在一○五年確立方向後,芳和團隊展開一連串的轉型改制準備,包含三學期制、課程地圖及學生圖像盤整、教師培力及甄選、宣導及招生方式、外展活動策畫、行政組織再造、學習歷程檔案系統開發、春季運動日、學習慶典……等,我們透過共議式決策模式及各類共備研習,凝聚團隊共識,強化團體動能,逐步探究ELS的文化及內涵,並思考如何轉化於臺灣現有體制及法令賦予的彈性空間內,在理想與現實間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芳和實中透過三年、九學期的「核心課程」及「探索課程」,以學生為中心,藉由跨領域、主題統整的「學習遠征」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面對社會生活、培養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能力;各領域、學科的學習也著重探索式學習理念之實踐,教師除講述、提問、引導外,大量運用行動學習、分組合作、實驗觀察、討論發表、動手實作、文本閱讀等策略,以活化與深化課堂學習,並以「高品質的產出」來展現學習成果,鼓勵孩子在歷程中持續精進、挑戰自我。另在外展精神「服務、奮鬥、永不放棄」的貫穿下,藉由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與外展活動,引導學生在過程中不斷克服挫折與挑戰,進而自我發現、建立其品格力,發展「自律負責、創新探索、傾聽合作、感恩服務」的學生圖像,營造具「探索體驗、團隊合作、自我實現」的學校文化,期以落實「尊重個別學習需求、延展學習探索情境、點燃主動學習熱情」之實驗教育願景。
 「芳和實中」是我校長生涯的起點,從盤點、整合到擘劃、執行,無數的破框思考、反思修正、斡旋折衝,常需要有來自每天「靜默」所帶來的思維與力量,才能一一過關前行;這所學校「改變」的故事也將會繼續寫著,寫進師生的夢想,寫進教育的無限可能。

(作者為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曾任師大道德重整合唱團樂隊長、指導老師)


樹人成林計畫

一個「千樹成林」的園丁計畫
一個引導孩子「見樹也見林」滋養生命的體驗學習方案。


 滋養一個有品有格的未來公民 
學習的能力、溝通的技巧
關懷的行動、倫理道德的態度
聆聽內在良知的習慣
 

 樹人成林計畫,是引導孩子深度學習、培養視野的多元學習方案,也是結合學校、社區或機構合作,發展工作人力訓練的園丁計畫。感謝各個學校、機構邀約,一○八年度共完成小樹計畫七個單次性活動、九個帶狀課程、一個周末學習營,共2,179服務人次;園丁計畫則接受不同單位邀約,完成五次活動,服務280人。
 上半年度,接受後壁高中、德光中學、永福國小申請辦理帶狀課程,都是近兩年密切合作的夥伴;四月,紐西蘭道德重整友人Alison、Tony及兩個兒子來台度假,也趁此難得機會安排與永福國小兩個班級、菁寮國中全校學生見面、互動,同時也拜會菁寮天主堂韋方濟神父。

 九月份,因著印度道德重整資深志工Dr. Amit Mukherjee醫師來台,除了分別在台北、台南進行兩場分享會,邀約本會會員、志工參與;同時也安排到不同學校與學生或志工互動,分享個人生命故事,包括台南市南寧中學國中二、三年級學生、西門國小認輔志工團、台北市芳和實驗中學、新北市永和國中資優班,所到之處都引起熱烈反應,許多人在活動結束後仍繼續向Dr. Amit提問、交流;永和國中一位七年級資優生的媽媽甚至特別致電校方,謝謝學校為學生安排了這麼精彩的一場演講,學生回家和媽媽也上網查了Amit的資料影片,他們覺得很有收穫。
 暑假期間,接受法雲文教協會邀約,為其暑期安親班的孩子們辦理連續五周的帶狀課程;暑假過後,陸續收到幾個學校申請小樹計畫自我管理課程:後壁高中以社團活動方式進行,五王國小辦理周末二日學習營,永福國小、保西國小及港尾國小則是為期六週的帶狀訓練課程。依著各校的需求而選擇主題、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再加上面對不同的孩子,自然產生不同的變化;團體氛圍也是很大的影響變因,有些團體裡的孩子很願意鼓勵別人、相互支持,有些團體裡的孩子則習慣獨立作業,每一次上課都是不同的挑戰,對帶領課程的老師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學習。

 園丁計畫部分,共有三場單次性活動。九月初,來自印度的Dr. Amit受邀至西門國小與認輔志工團成員分享「快樂的秘訣」,多位志工在活動結束後主動留下向Dr. Amit請益,希望將這項好用的工具帶回去與更多人分享;另外,也在協會的安排之下,分別於台南、台北辦理分享會,邀約會員、會友、志工及新朋友參加,反應熱烈。12月8日,接受臺南張老師中心邀約,參加「心靈FUN輕鬆園遊會暨志工招募博覽會」,分享本會志願服務成果,並擺設攤位進行「價值廉誠」公益宣導活動,邀請來到攤位闖關的民眾分享個人的誠實經驗;12月16日,台南市北門區公所辦理志願服務基礎訓練課程,本會同仁受邀前往,與前來受訓的六十位銀髮志工互動,進行志願服務經驗分享,場面十分熱絡。

學生心得
港尾國小 張○寧:謝謝學校讓兩位從市區來的老師來教我們認識自己和怎麼管理情緒,還有同學和朋友的默契合作,讓我們在下次要合作的時候可以更快速地完成。
港尾國小 吳○妤: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盲人體驗,因為在這個活動中我體驗盲人的痛苦,但因為夥伴照顧得很好,因此讓我比較不害怕。
保西國小 王○璇:謝謝你們帶我們做這麼多體驗,讓我學習到當盲人和照顧別人都要非常的仔細,也很辛苦。
保西國小 王○晴:讓我認識自己跟別人,有助於跟別人相處。
永福國小 李○玲:我學習到溝通,在未來的時候遇到問題時可以好好溝通、解決好問題。
永福國小 簡○臻:我學習到情緒管理和溝通。自己會管理情緒,不容易發脾氣,冷靜和父母溝通。

師長回饋
永福國小605導師:非常感謝您們為孩子們帶來這麼充實的六堂課,我相信孩子們可以透過課程成長,未來有機會希望還能與您們合作與相處!謝謝!
保西國小教務組長:這次的帶狀課程內容很適合學校的孩子,也幫助到他們很多,期待下次的合作。

.....>>>
更多內容請下載:Life Changers 改變者通訊-第二十期

Top